近日,維拉中場巴克利接受了The Athletic的專訪,在采訪中他暢談了自己的人生故事——從童年到如今,以及他在賽場內外遭遇的種種挑戰,以下為專題文章上半部分。

11歲加入埃弗頓后,巴克利便開始越級參加比自己大兩歲的梯隊比賽,并逐漸積累起名氣。
他贏得過少年組獎杯,由當時的利物浦主帥貝尼特斯親自頒獎,還曾代表英格蘭青年隊出戰。切爾西、曼聯和利物浦都表達了興趣。默西塞德郡各地都在流傳著一個男孩的故事,他是埃弗頓青訓最新涌現的天才——下一個韋恩-魯尼。
巴克利起初并不在意這份標簽。他目標在2010年16歲時完成一線隊首秀,和魯尼實現首秀時的年齡相同。就在即將達成目標之際,他在英格蘭U19隊的比賽中遭遇腿部三重骨折。
如今31歲的他已是阿斯頓維拉的中場球員,和當年古迪遜公園球場那個面帶青澀的希望之星相比,氣質已然不同。
這位曾效力于埃弗頓、切爾西、尼斯、盧頓的球員,言談間透著沉穩與深思,愿意反思過往,有時也會對職業生涯中的某些片段流露出遺憾。比如他那些廣為人知的與酒精相關的風波,就是他如今的反思焦點。這也是他最近決定徹底戒酒的原因。
那些傳聞是否讓外界對他和酒精的關系形成了固定印象?
“是的,確實如此,”巴克利說,“自夏天起我就沒喝過酒了。我打算在職業生涯剩余的日子里都遠離酒精。酒精曾引發一些我真的不想再經歷的局面?!?/p>
“我現在是一名父親了,身上肩負著更多責任。我的足球生涯可能還剩四、五、六年時間,所以我想充分把握這段時光。對大多數人來說,酒精都可能帶來麻煩——我現在終于認清了這一點。不喝酒的話,就不會產生那些麻煩事。你每天都能保持思路清晰,精神狀態也不會受到影響。戒酒帶來的好處太多了。”
在阿斯頓維拉的訓練基地博迪摩爾希思,主媒體室后方的一間小屋里,巴克利接受了The Athletic的專訪。兩天前,他剛隨隊回到默西塞德郡,挑戰利物浦——對于埃弗頓死忠巴克利來說,這樣的經歷從來都算不上愉快。
維拉最終0-2失利,但對于這位下半場替補登場的31歲球員來說,仍能從中看到更宏觀的積極面。畢竟,他重新回到了賽場,正邁入職業生涯的新階段。這段旅程中,他經歷的坎坷與審視,比大多數球員都要多。一周后,巴克利在主場4-0大勝伯恩茅斯的比賽中取得進球。
那場慶祝頗具深意:替補球員和隊友們圍在角旗區簇擁著他,大家都清楚這個進球——他自1月以來的首粒進球——對他而言意義非凡,也飽含個人情感。本賽季初,巴克利因主帥烏奈·埃梅里所說的“個人問題”,缺席了前兩個月的比賽。
“有好幾次我出去喝酒,一旦喝多了,就會做出讓自己后悔的事,”巴克利說,“我會出去喝得酩酊大醉,然后消息就會傳到俱樂部。有一次,我周日在利物浦出去玩了,而我們周三還有比賽。我被人拍了視頻,后來還登上了報紙。”
“當時我們要去法國客場對陣里爾,蘭帕德是主帥。他也沒法多說我什么,只是讓我從中吸取教訓,學會選擇合適的時機做這些事,因為他理解年輕人的心態?!?/p>
“但懲罰還是來了:我隨隊出征了,卻沒能進入替補名單。我只能在大巴上看比賽。這真的很難接受?!?/p>
“那件事或許就是外界對我形成固有印象的一個導火索?!?/p>
足球過去是、現在依然可能是一項充滿“硬漢文化”的運動,但在談及犯錯與酒精這個話題時,巴克利主動敞開了心扉。
“你必須自我反思,”這位中場球員說,“人都會犯錯。與人交流、從錯誤中學習,明白人生總會遇到挑戰,這是很重要的。有時候人們會遭遇心理健康問題,與人傾訴是件好事。我就找過別人傾訴,這對我幫助很大?!?/p>
“我咨詢過體育心理學家。我的職業生涯中一直有接受心理治療,這很有幫助。在足球圈,你可能會失去信心。我年輕時就有過這樣的經歷。現在我31歲了,回頭看,真希望自己當時能有現在這樣的心態?!?/p>
巴克利成長于利物浦瓦弗特里區的一個公租房小區,家庭情況復雜,一些困擾也伴隨他長大。他把足球當作改變命運的契機,希望能讓母親黛安(他隨母姓)和妹妹過上更好的生活。
他的伴侶凱瑟琳去年12月生下了一個男嬰。巴克利認為,成為父親讓他的人生觀發生了轉變,讓他“現在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樣了”。
“我是由單親媽媽撫養長大的,”他回憶道,“我父親彼得在我小時候時而出現在我的生活中,后來他們就分開了。家里就只有我媽媽、妹妹和我?!?/p>
“我媽媽靠救濟金生活,所以成長過程很艱難。我來自一個小家庭。足球是我讓家人生活變好的途徑。我從小就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足球上。我媽媽一直堅信我是同年齡段最棒的球員。16歲時,我就進入了埃弗頓一線隊的替補名單,還能給媽媽買房子了。從那以后,我媽媽和妹妹的生活慢慢好起來了,經濟上也寬松了不少。”
巴克利說,盡管家庭困難、經濟拮據,但他的童年依然很快樂。他很期待上學,而且瓦弗特里區作為年輕人青睞的居住區,擁有豐富的體育設施,這也為他提供了便利。
巴克利滿懷溫情地回憶起附近的奧林匹克規格游泳池,還有田徑場、網球場和足球場——學校假期時,他每天會在那里待上12個小時,“那是我的避風港,”他說。
“我媽媽沒從家人那里得到太多支持,”巴克利補充道,“她6歲時母親就去世了,年輕時經歷了不少磨難,后來長大成人后也有諸多不易。但我們充分利用了所擁有的一切。我依然擁有一個不錯的成長環境?!?/p>
巴克利的偶像正是魯尼,這一點并不令人意外。魯尼也是埃弗頓死忠,是個勇敢無畏的年輕人,即便身處青訓體系,也從未丟掉那些巴克利口中的“街頭智慧”。

埃弗頓深知自己擁有一位天才,更重要的是,他們也清楚巴克利家庭的復雜情況。
“那時候真的不容易,”他說,“我得坐兩趟公交車去訓練,有時候甚至要三趟。我還得在訓練場外等車。有時候都到晚上9點了,我還得一個人在外面等公交車回家,因為我媽媽要照顧比我小7歲的妹妹?!?/p>
“這段經歷磨練了我的意志。等我長到一定年紀后,埃弗頓會在交通上給予經濟支持,比如報銷出租車費,我的教練們也會在訓練結束后送我回家。我的一個隊友倫德斯特朗(現在效力于赫爾城),他的父母也經常接送我。鄧肯-弗格森也送過我好幾次,有時候他甚至會進屋——都晚上10點了,他還會留下來和我媽媽喝杯茶。”
【上咪咕獨家看英超】
錄像視頻
集錦視頻
熱門資訊
熱門標簽